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同济科技600846值得买吗?深度剖析它的机会与风险
Zbk7655 0 分类:实时信息 32
【文章开始】
同济科技600846值得买吗?深度剖析它的机会与风险
“一家背靠名校的科技公司,股价却长期低迷——它到底是潜力股还是坑?”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关于同济科技(600846)的提问。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聊聊这家公司,看看它的真实成色。
一、同济科技到底是谁家的孩子?
先解决最基础的问题:同济科技和同济大学啥关系? 很多人一听名字就觉得它肯定是同济大学的亲儿子,但其实...关系有点复杂。
- 股权结构:大股东是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(持股24.61%),而这家公司由同济大学100%控股。算是“孙公司”,但实际业务协同性待考。
- 主营业务:环保工程、科技园区运营、教育配套(比如校服生产!没想到吧)。环保板块占营收70%以上,但毛利率常年低于20%。
- 历史包袱:2018年曾因财报问题被证监会警示,近几年管理层频繁变动。
关键问题:名校光环能当饭吃吗?或许暗示资源倾斜优势,但看看同样有高校背景的清华紫光、北大方正...你懂的。
二、环保生意为啥不赚钱?
同济科技的主营环保业务,主要包括污水处理、固废处理。听起来是朝阳行业,但财报显示:
- 增收不增利:2022年营收增长12%,净利润反而下降8%。
- 现金流紧张:应收账款占总资产30%以上,很多项目是政府工程,回款慢。
- 竞争激烈:和央企(如中节能)、民企(如碧水源)比,技术优势不明显。
典型案例:2021年中标的某省污水处理项目,预算3.6亿,最终成本超支20%,工期延误导致罚款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最近国家推“环保设备更新改造”,可能带来短期刺激,但长期还是要看运营能力。
三、科技园区是救命稻草?
公司另一块业务是运营“同济科技园”,目前在上海有3个园区。亮点在于:
- 租金稳定:出租率90%以上,年收入约2亿。
- 孵化概念:宣称扶持科创企业,但实际成功案例较少(具体孵化转化率未公开)。
风险点:
1. 园区土地多为划拨性质,不能抵押贷款;
2. 新园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,可能加重债务(目前负债率58%)。
四、股价为什么长期趴着?
看看月线图就知道,同济科技股价过去5年基本在6-10元区间震荡。原因可能包括:
- 业务缺乏爆发点:既没垄断技术,也没稀缺资源;
- 分红抠门:近5年平均分红率仅1.2%,远低于银行理财;
- 机构不待见:前十大股东里几乎没公募基金。
突发变量:2023年传闻同济大学可能注入资产,但公司公告称“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”——这种暧昧态度你细品。
五、现在能抄底吗?
如果用一句话总结: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。具体决策要看你的风格:
- 短线玩家:关注环保政策风口,但记得快进快出;
- 长线投资者:除非看到混改/资产注入实锤,否则性价比不如行业龙头;
- 风险提示:地方城投债务问题可能影响环保项目回款(这点我吃不准,需进一步跟踪)。
最后唠叨一句:名校概念股最大的风险,就是把“背景”当成“实力”。
【文章结束】
